《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_桂林旅游政务网
  •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信息来源:  作者:桂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3-03-28 09:55  字体+ | 字体-

        在全党全国人民掀起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热潮的时候,经国务院同意,《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这意味着桂林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其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规划纲要》近2.5万字,描绘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基本蓝图,是统领桂林未来8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规划”,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路线图”,明确了桂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 

        解读之1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四大定位和比较优势 

        《规划纲要》提出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即: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交流重要平台。这四大战略定位实质上赋予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丰富内涵。 

        1.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就是要充分发挥桂林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精品,完善服务设施,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将桂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2.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就是要充分发挥桂林“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品牌优势,坚持环境优先、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推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成为生态产业发达、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建设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就是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领作用和驱动功能,做大做强旅游业,创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服务经济为主导、特色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结构,成为全国通过旅游创新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化的先行城市。 

        4.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要以桂林厚重独特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和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区域间合作和国际性旅游、文化等交流活动,提高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带动广西周边地区和湘粤滇黔等区域旅游业发展,把桂林市打造成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化城市。 

        把桂林建设成国际旅游胜地,是因为桂林具有如下比较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桂林具有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及建筑类、消闲求知类、购物类等全部六大类67个基本类型,占全部74个基本类型中的90.5%。 

        2.地理区位优势。桂林市是黔粤湘桂交界中心城市,处于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等重要经济板块的腹地,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联系沿海和内陆的重要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门户城市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3.生态环境优势。桂林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一是桂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圈。二是桂林是众多江河的发源地。三是桂林已经成为世界级的生物多样性地区。桂林城市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内陆城市前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成绩突出。 

        4.对外开放优势。桂林市是国家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知名度,在文化艺术、产业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对外交流合作。 

        解读之2 8年两步走与发展五原则 

        《规划纲要》提出“8年两步走”的目标,不仅描绘了桂林旅游的发展目标,而且谋划了桂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蓝图,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 

        第一步,2012—2015年,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第二步,2016—2020年,国际旅游胜地基本建成,成为世界一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规划纲要》为了保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提出了发展“五坚持”原则,为桂林未来发展确立了方向。 

        1.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国际视野,坚持大旅游、大产业理念,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实现内涵式发展,探索后发地区旅游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2.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旅游促增长、调结构、扩就业、惠民生的积极作用,使全体居民分享建设发展成果。把广大游客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旅游服务质量高低的首要标准,积极营造健康、安全、优质的旅游环境。 

        3.坚持生态优先。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注重低碳环保和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4.坚持统筹发展。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作用,统筹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和各区县旅游特色化。 

        5.坚持扩大开放。加快推进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桂林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国内旅游为基础,着力发展入境旅游,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解读之3 “一轴两带”布局加快推进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规划纲要》科学谋划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产业布局,提出:“按照地域功能定位及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构建‘一轴两带’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 

        “一轴”即中心经济轴。包括泉南高速公路和包茂高速公路桂林段的桂林市区和全州、兴安、灵川、临桂、永福、阳朔、平乐、荔浦等县的部分乡镇。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医药及生物制品、机械、汽车零部件等四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食品、石化橡胶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与环保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业、商贸业、商务会展业、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着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旅游休闲观光农业。 

        “两带”即:“东部资源经济带”和“西部生态经济带”。 

    东部资源经济带。主要包括灌阳和恭城全境以及全州、兴安、灵川县沿都庞岭的部分乡镇。因地制宜地发展以采矿、冶炼、生物提取、饮料及林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以名特优水果业、生态经济林业为重点的农林业,以农业生态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 

    西部生态经济带。主要包括资源和龙胜全境以及全州、兴安、灵川、临桂、永福县沿越城岭的部分乡镇。突出发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业,大力发展风电、林产工业、矿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农业、畜牧业等。 

        解读之4 世界旅游城建设,是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 

        世界旅游城是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产物,也是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 

        桂林世界旅游城将以“四大理念——— 旅游、生态、创新、低碳”建设23个功能区。建成后的桂林世界旅游城统筹了“吃、住、行、游、购、娱、文、史、展、养、学、研”等内容,将成为集古今中外旅游元素之大成的旅游城。 

        桂林世界旅游城的范围包括临桂县临桂镇、会仙镇、四塘乡、中庸乡、五通镇和永福县苏桥镇的行政辖区。其空间结构可以用“一点、三星、三区”来概括: 

        一点即一个“主城区”——— 行政和旅游服务中心区。 

        三星即3个“旅游功能区”——— 凤凰体育运动休闲旅游区、会仙湿地旅游区、万福休闲度假旅游区。 

        三区即3个“产业组团”——— 两江空港物流及高科技产业组团、苏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组团、五通高新技术产业组团。 

    桂林世界旅游城将分为四个阶段于2030年全面建成。 

    桂林世界旅游城实质上已经开启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序幕,为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读之5 科学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之魂 

        《规划纲要》把漓江保护作为桂林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指出:“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保护漓江是实现桂林经济社会和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 

        《规划纲要》把加快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作为保护漓江最重要的法律依据。《条例》明确规定了数十种禁止行为,涵盖了可能对漓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行为。 

        《规划纲要》特别强调漓江源头的保护。要求“加强猫儿山、海洋山和青狮潭等自然保护区植被建设,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高漓江上游水源涵养林生态功能。” 

        《规划纲要》高度重视青狮潭水库治理工作。青狮潭水库是一个有60多年历史的工程,保护漓江,必须高度重视青狮潭水库的维修、保养和改造,实现常态性的清理和整顿,对污染事件要防患于未然。 

        《规划纲要》高度重视漓江河段及其流域的治理。要求“加大漓江水资源保护力度,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漓江河道的整治与管护。”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治理非法挖沙、采石、捕捞行为,还漓江一个生态美。 

        《规划纲要》高度强调科学处理漓江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提出:“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和《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开发利用漓江的自然资源。” 

        《规划纲要》对漓江补水工程予以高度的关注,要求:“加快建设‘一山五库’(猫儿山和青狮潭、小溶江、川江、斧子口、江底5个水库)。” 

    解读之6 把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成新型生态文明之城 

        《规划纲要》在第四章把生态文明单独成章,生态文明成为《规划纲要》的最大亮点。 

        一是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和战略定位。《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桂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生态山水名市”。 

        二是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比较优势。《规划纲要》指出:桂林市生态环境良好,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优良,应打造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三是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四是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重点功能区。《规划纲要》将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作为三大功能分区之一,其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对全局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治理区。 

        五是把漓江的保护和开发作为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工程。认为保护漓江是实现桂林经济社会和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 

        六是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元素和项目。支持低碳旅游。积极推行电动旅游汽车、燃气旅游汽车。鼓励旅游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低能耗技术。培育一批低能耗景区。倡导徒步旅游和自行车旅游等。 

        七是把生态经济作为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支撑。《规划纲要》要求加快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加快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 

        解读之7 坚持生态优先,打造桂林百姓的幸福家园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纲要》强调要充分发挥桂林“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品牌优势,坚持环境优先、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推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成为生态产业发达、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给我们桂林老百姓描绘了幸福家园的美丽画卷。因此,打造桂林百姓的幸福家园应当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生态优先。2.在发展规划上,坚持生态优先。3.在产业选择上,坚持生态优先。4.在减排治污上,坚持生态优先。5.重点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工程。 

        解读之8 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桂林位于湖南、广东、广西和贵州四省区中间的地段,距离长沙、广州、南宁、贵阳的直线距离都在400公里左右,是湘、粤、黔、桂四省区的中心城市。桂林市不仅地处“湘桂走廊”,还处于以广东为核心的“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以南北钦防为中心的“泛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圈层,有着非常良好的区位优势。 

        《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公路、铁路、民航、内河航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桂林建设成为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形成‘桂粤湘黔’交界区域重要中心城市”。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航空功能,加快构建铁路、高速公路和快速干线网络,完善水运交通,基本形成设施完善、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对外交通、城市交通和旅游交通立体化、综合化、内外合理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满足国际旅游胜地的交通运输需求”。 

        解读之9 构建国际旅游胜地生态能源架构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统筹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与国际旅游胜地相适应的开放、多元、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突出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构建国际旅游胜地生态能源架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统筹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开放、多元、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保障体系,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加快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扩大电网规模,优化电网结构,建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电网。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适当降低煤炭的比重。 

        3.推进新能源开发,改善电源结构,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4.积极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解读之10 旅游信息化助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桂林市旅游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在旅游电子政务、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桂林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积极构建智慧旅游信息平台”。 

        1.加快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初步实现政府、社会、企业活动数字化和网络化。 

        2.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一是重点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基础数据库、城市应急联动信息系统,发展数字认证、电子商务,提高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和商务信息化水平。二是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旅游基础信息资源标准规范与共享机制。三是建设以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旅游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 

    3.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一是建立虚拟和实体合二为一的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体系。二是鼓励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三是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在线业务。四是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多样化发展。五是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六是建立健全旅游电子商务交易规范和技术标准。 

    解读之11 八大系列产品构建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突出优势产品品牌化战略,通过整合资源、完善设施、丰富内涵、提升品质,打造八大系列旅游产品”。通过重点发展以体育旅游、体验旅游、民族民俗旅游、婚礼旅游、医疗旅游、养生康体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为主导的新业态,加快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1.山水观光旅游。打造旅游新景观,开发提升旅游精品。 

        2.休闲度假旅游。开发与山水景观相配套的休闲度假旅游精品。 

        3.历史文化旅游。整合文化元素,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 

        4.民族文化旅游。注重采取与国内外具有优秀产业、先进管理技术的主体协同发展的方式,使旅游经济成为桂林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5.红色旅游。必须尽快实现由单纯的革命传统教育模式向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旅游模式的转变,以扩大教育面和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需求。 

        6.生态乡村旅游。充分发挥桂林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创建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具有桂林特色、竞争力强的生态旅游产品。 

        7.户外运动旅游。加强引导和支持,重视项目策划及经营理念,引导桂林户外运动旅游向更加安全、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8.浪漫婚典旅游。进一步丰富“中国山水婚典”的内容。 

        解读之12 “六个一批”重点工程有力支撑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围绕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品质旅游战略,重点推动‘六个一批’项目的建设”。 

        1.打造一批旅游精品。一是打造漓江风景名胜区;二是打造“两江四湖”景区;三是打造阳朔山水休闲景区;四是打造龙胜龙脊梯田景区;五是打造资源八角寨丹霞景区;六是打造兴安灵渠景区;七是打造猫儿山养生度假区;八是打造动感天湖景区。 

        2.培育一批旅游新产品。一是加快建设休闲度假类项目;二是加快建设新型特色类项目;三是加快建设接待服务类项目;四是完善综合配套类项目;五是策划推出演艺项目。 

        3.建设一批旅游服务基地。一是加快一级旅游服务基地——— 桂林市区服务中心基地建设步伐;二是加快建设阳朔、兴安、龙胜三个二级旅游服务基地;三是加快建设全州、平乐、资源等一般旅游服务基地。 

        4.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村镇)。如休闲旅游类小镇、文化旅游类小镇、风光旅游类小镇等。 

        5.建设一批休闲养生度假基地。一是积极引进专业化的医疗保健、中医养生和养生服务机构;二是提升龙胜、资源、平乐、永福、全州等县温泉品质特色,建设温泉休闲度假基地,打造桂林“温泉养生”旅游品牌;三是积极利用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建设生态保健基地;四是加大开发休闲养生产品,不断完善大健康产业链条。 

        6.建设一批重点旅游基础设施。 

    解读之13 把桂林建成能满足中外游客多元需求的国际旅游胜地 

        《规划纲要》的定位之一,就是将桂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要实现这一目标,把桂林建成能满足中外游客多元需求的国际旅游胜地势在必行。 

        把桂林建成能满足中外游客多元需求的国际旅游胜地,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桂林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文化内涵,通过整合资源、完善设施、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开发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八大系列旅游产品。二是根据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和桂林市的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重点打造八大世界级旅游精品。三是完善服务设施,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发挥旅游业的引领作用和驱动功能,做大做强旅游业,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服务经济为主导、特色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结构,成为全国通过旅游创新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化的先行城市。五是要建立精简高效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行使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和线路开发、旅游市场促销和监管等职能;建立健全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消费环节的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体系,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六是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应急救助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自助游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体系完备、规范标准、优质高效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解读之14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桂林特色的会展品牌 

    为完成《规划纲要》提出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桂林特色的会展品牌”任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重点培育“桂林国际”系列会展品牌,以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为核心,打造“中国桂林国际旅游”系列品牌,重点做精、做好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桂林国际动漫节等品牌会展。 

        对桂林房·车节、桂林名优产品展销会等专业会展,要深入挖掘其新内涵,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着力发展成为知名品牌会展。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与特色经济活动紧密结合的县域节庆品牌,如重点培育发展恭城桃花节、阳朔漓江渔火节、兴安桂林米粉节等县域特色节事活动。 

        积极引进和承办好国内外高端会议、论坛和大型展览,重点推动桂林市会展业有机融入中国—东盟博览会,不断提升桂林市会展服务业的影响力。 

        解读之15 体育产业,绝美山水与生态路线的最佳融合 

        《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发展体育健身业”。要充分利用桂林的优势条件,通过举办国际通行又有桂林特色的旅游体育娱乐赛事,培育体育健身市场。通过策划举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越野国际挑战赛、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日韩职业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国际热气球比赛、国际漂流大寨、国际攀岩比赛等大型赛事活动,打造有桂林特色、影响力大的品牌赛事。积极发展徒步游、登山、野外拓展等户外运动项目,开发民俗体育活动。建设一批体育训练基地,吸引各类运动队和俱乐部来桂林训练和比赛。 

        要重点推进凤凰体育休闲运动旅游区、国际足球旅游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建设动感天湖景区,利用天湖高山小库群,发展环湖自行车、草场远行等体育旅游项目,打造华南最具动感的体育休闲度假区。 

        《规划纲要》还提出要“稳步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这无疑将对桂林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读之16 让游客到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品味健康 

        《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发改产业〔2010〕1826号)文,将桂林市确定为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并将社会化养老业作为进行改革创新试点的三个方向之一。桂林将依托旅游、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和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机遇,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候鸟型”的异地栖息式养老产业,大力加强社会化养老设施建设,努力探索养老设施开发和运营模式创新。 

        重点建设秀峰区琴潭“栖息式”社会化养老服务创新示范项目、象山区养生度假和“栖息式”社会化养老产业示范区项目、灵川县“梧桐雨”社会化养老产业示范项目、永福县福寿养生养老产业发展基地项目、桂林中加护理学院国际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和桂林国际旅游养生养老基地项目。 

        进一步延伸桂林的养老产业链,积极研发老年养生养老健康服务产品,形成养、疗、研、学、乐等一条龙产业体系,创建试行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举办桂林国际养老养生健康产业论坛,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养老服务品牌,让中外游客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品味健康。 

        解读之17 桂林特色的低碳与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规划纲要》的定位之一,就是将桂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时提出要推进“低碳与循环经济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坚持走具有桂林特色的低碳与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建设美丽桂林。 

        1.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加强蓄能、变频、洁净煤、新能源汽车、节能灯、节能建材等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重点发展固碳技术、减碳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生物质能技术和碳再利用技术。加大对低碳技术、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保障体系。 

        2.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加快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 

        3.建立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制定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立绿色环境保护制度和绿色激励约束制度。 

        4.建立低碳城市和低碳经济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低碳经济全面发展。 

        5.支持低碳旅游。积极推行电动旅游汽车、燃气旅游汽车。鼓励旅游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低能耗技术。培育一批低能耗景区。倡导徒步旅游和自行车旅游。 

        解读之18 打造桂林旅游的航空母舰 

        打造桂林旅游的航母,不仅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需要,也是桂林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打造桂林旅游的航空母舰,离不开旅游建设主体和旅游相关要素两大块。 

        旅游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旅游企业,是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主体力量。大型旅游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国有大型旅游企业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整合旅游及其相关资源,促进并形成旅游集群,以此共同推进桂林旅游航母建设。 

    桂林市要大力支持旅游企业做强做优,只有充分发挥大型旅游企业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形成产业集群,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品牌,才能共同推进桂林大型旅游航母企业建设。 

    桂林旅游航母的建设离不开旅游及其各类要素的不断完善与提升。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娱购多项要素,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行业多达几十个,间接相关的上百个。打造桂林旅游航母,需要旅游及其相关服务业提供基础性支撑。围绕旅游做好相关服务业的文章,把桂林打造成一个旅游度假的胜地,旅游购物的天堂,国际旅游论坛永久会址,旅游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旅游人才培训基地。通过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并发展桂林的航母企业并形成一批产业集群。 

        解读之19 构建桂林特色的绿色农业体系 

        《规划纲要》指出,在未来几年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桂林将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基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更大力度地推进旅游与农业的融合,不断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使游客常年能够欣赏到“春之花、夏之凉、秋之实、冬之雪”为主题的休闲农业旅游。 

    根据《规划纲要》,桂林将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目标,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农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巩固提高粮食产量。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构建以农产品、畜禽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的四大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生活质量。 

        解读之20 从旅游大市迈向旅游强市 

        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意味着桂林将从目前的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推进。这个“强”,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不仅要求大力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还要求城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围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这个总体目标,桂林将继续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就旅游业而言,桂林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抓项目、出精品、促发展。推进产业融合,发挥旅游带动效应。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以及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规模效应。拉长链条,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和高品质旅游服务。延伸触角,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环保旅游、绿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加强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就城市发展而言,《规划纲要》提出“突出旅游功能、提升生态功能、增强城市功能”,“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构建高效有序、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桂林    将通过打造“一轴两带”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将加速推进临桂新区建设,把临桂新区与老城区共同打造成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核心区,抓紧实施重点工程和专项工程,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推动新城和老城互动共进。 

    可以预见,随着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桂林将从旅游大市大跨步迈向旅游强市。 

        解读之21 改革创新,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恒久动力 

        《规划纲要》在“保障措施”一章,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重要保障的前提条件,显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所谓改革创新,不仅要改、要创,还要革除原有的弊端,大胆摒弃陈旧的观念,破除阻碍发展的种种因素,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作为重要的国际旅游城市,桂林承担着以旅游业发展带动服务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外向型经济、培育区域新经济增长极的重任。改革创新,要求创新发展模式,实施科学合理政策措施,选择产业联动、均衡、可持续发展,探寻区域和城市综合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突出发展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集聚强势资源,积极探索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就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大胆探索,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取得的先进经验,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业再次开拓创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旅游业新高潮、新阶段、新格局的形成。坚持自主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强面向国际市场竞争的旅游创新能力建设,以自主创新和制度创新抢占旅游发展制高点,坚持引领经济发展的功能建设。以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联动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发展,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解读之22 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保障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大财税、投融资、土地、生态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等政策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机制,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 

    现阶段,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政策支持的前提是改革创新,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首先,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创造条件,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性,加速推进临桂新区建设,推动临桂县撤县设区,推进灵川、阳朔、兴安、永福等县撤县设区的论证工作。建立有利于漓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包括综合行政执法、专业管理相对集中、综合管理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机制,使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地完善。 

        其次,对外开放的扩大。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北部湾经济区、西南出海大通道来扩大开放,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旅游及相关方面的合作。充分借鉴国际旅游城市的成功案例,为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采取多渠道的合作方式,为资金、商品进出口创造条件。鼓励外资投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大企业到桂林设立区域性培训和研发基地。加快发展保税加工业和保税物流业,扶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出口产品基地建设,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发展桂林特色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贸易。鼓励桂林旅游企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旧版链接

    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 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技术支持与保障 Copyright @ 199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1006795号-4 桂公网安备 45030202000013号

    网站标识码:45030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