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巧打“旅游牌”探索“三型”扶贫模式_桂林旅游政务网
  • 阳朔:巧打“旅游牌”探索“三型”扶贫模式
    信息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周文俊  发布时间:2018-04-12 15:00  字体+ | 字体-

      作为全国旅游名县,阳朔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巧打特色“旅游牌”,探索出乡村旅游拉动型、龙头旅游企业带动型、文化旅游推动型等扶贫模式,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迈上脱贫致富快车道。

      打造旅游小镇 烧旺“旅游火”

      2016年7月,阳朔县出台旅游扶贫方案,把阳朔镇高洲村、杨堤乡杨堤村和浪石村列入旅游产业扶贫村,整合各方资金,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杨堤乡是桂林市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也是漓江东岸百里生态示范带重要节点。该乡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以“打造漓江边小、特、精旅游小镇”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挖掘自然条件、旅游资源优势,将自然、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等纳入集镇、村屯规划建设体系。2016年,该乡整合各类资金共投入1亿多元,新建、改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观景平台、综合停车场、市政广场、集镇排水排污和10公里漓江步道等项目,打造浪石、浪洲等古民居观光点。

      不仅如此,该乡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秀美的自然风光,着力打造“漓江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带,在漓江沿岸各村庄发展砂糖桔、夏橙、黄皮果等水果种植3000余亩,冬春季发展油菜花、茹菜花等观光绿肥花卉种植,将种植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

      旅游设施建起来、旅游景观造起来。当地党委、政府并不满足,积极发挥基层党建作用,由各贫困村“两委”党员干部引导贫困家庭,通过小额贷款、组织成立合作社带动、入股等多种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等。

      “现在游客到达我们杨堤乡后,既可以乘坐竹筏欣赏漓江美景,也可以在观光步道上散步游览,更能够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可以获得一条龙的农家旅游体验。”杨堤乡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杨堤乡已由曾经的旅游中转站转变为旅游目的地。

      旅游的红火,让以前靠天吃饭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找到了一条新的脱贫致富路,现在,旅游产业成了该乡的富民经济支柱产业。

      龙头企业带动 让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旅游扶贫工作中,阳朔县积极探索龙头旅游企业带动旅游扶贫的模式。

      在阳朔县进行的旅游小镇开发中,阳朔县委、县政府引导阳朔漓江景区公司等旅游龙头企业加盟,对旅游小镇开发采用公司化运营,优先聘用贫困群众参与排筏营运、旅游商品交易等旅游服务,受聘为筏工的贫困户仅此一项年人均收入可达2万元。同时,漓江生态补偿金额逐年递增,2016年阳朔漓江景区公司给沿线群众的分红达1700多万元,受益群众近5万人,人均分红340元。特别是沿江旅游乡镇杨堤乡、兴坪镇,2016年人均分红达到了800元左右。

      与此同时,该县还与电商企业合作推出“农家饭票”旅游模式,积极推介农家旅游线路,助推农产品销售。

      2016年,杨堤乡杨堤村率先组建旅游合作社,鼓励贫困群众回乡创业。该合作社首批成员由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和6户住宿条件较好的农户组成,采用“公司+合作社+互联网”的方式,与广西智慧旅游公司合作打造杨堤“农家饭票”,由公司负责网上宣传及销售,合作社成员则负责游客在村里的所有接待工作。“农家饭票”95%的收益留在村里,在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困难群众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参与的贫困人口通过互联网平台,人均年收入可增加近1000元。”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

      文化扶贫为贫困户“再造血”

      让贫困群众实现永续脱贫,这是脱贫攻坚的根本目的。

      在旅游扶贫工作中,阳朔县打出“文化牌”。针对贫困户举办了绘画、烹饪等技能培训班,提升贫困户“再造血”功能。

      近年来,杨堤乡等乡镇陆续与桂林圣园文化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文化扶贫书画等培训班。老师利用晚上、农闲时节对学员进行绘画技艺培训,完成培训后画工的作品由圣园文化有限公司联合书画市场进行销售和挂卖。据介绍,经过培训结业后,贫困村民每个月卖画收入可达到1500元左右。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旧版链接

    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 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技术支持与保障 Copyright @ 199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1006795号-4 桂公网安备 45030202000013号

    网站标识码:45030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