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一饮,“开千古茗饮之宗”

到了宋代,饮茶之风在社会各阶层中普及,开封、临安两都茶坊、茶肆林立,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建州北苑官焙贡茶制度的建立,起始于唐末五年福建建州民间斗茶风习的“点茶法”成为当时主流饮茶方式。

至明代,百废待兴,出身于贫苦农民的明太祖朱元璋体恤民间疾苦,认为团茶贡茶重劳民力,于是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于是,自上而下开始提倡并使用以沸水冲泡散茶的“瀹饮法”,成为划时代的变革。

返璞归真 旧中启新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到:“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瀹饮法”以简洁的冲泡方法保留茶之真味,暗合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古朴的审美情趣,这点从明代茶具的变化中可见端倪。

新的制茶和饮茶方式的改变,首先带来的是饮茶用具的改变。明代是我国陶瓷器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特别是宜兴紫砂茶具的兴起,把饮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长物志》中记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是最佳泡茶茶器,加上它迎合了明代文人的审美,从而受到追捧,“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

此外,明代茶人在制茶技艺上不断创新,除了绿茶,还涌现了新的茶类,比如白茶、黄茶、红茶等,茶叶品种的丰富,为饮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品鉴空间。加上明代文人重视品水之学,追求饮茶过程中的自然美与环境美,使中国茶文化开启了新的篇章。

据统计,明代的茶事专著有50余本,数量是其他朝代无可比拟的;在明代有记载的茶画就有三十多篇,咏诗茶更是数量众多,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一朵奇葩,并延续至今。

时至今日,我们仍沿用沸水冲泡散茶的饮茶方式,在一泡一饮中,感受中国千年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特别申明:《中泫频道》系中泫饮品(云南)有限公司唯一官方账号,旨在推广矿泉水相关知识及产品。文案来自:正山堂茶业,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